徐之谦
时间:2023-02-11 07:56:15
徐之谦(1903年--1985年),字钵厂,号益斋,又号居庸山农,近代书法大家,篆刻家。
1920年经友人介绍,徐之谦进北京文楷斋刻书处学徒。因其自幼喜爱书法,他临摹《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》一年即有所成。经理发现他的才能,将其由刻工提升为书写,专门从事图章、篆刻戳记和诸体版本的书写工作。
1927年,徐之谦被调到商务印书馆编辑所的旧书部工作,为宋史、元史、明史及《古逸丛书》、《四部丛刊》等书补写缺页和缺字。在商务印书馆,他接触到了各种字帖、印谱,为其提供了系统的学习机会;并先后结识了黄宾虹、黄蔼农两位金石书法大家,经常在一起研究技艺,使他的书法、篆刻技艺又有了新的长进。
经过三十余年的勤学苦练,徐之谦的金石书法已臻炉火纯青的境界。在书法方面,他对隶、行、楷、草及宋体、美术字,无不精熟,是一位名符其实的书林全才、奇才。同时,他学古而不泥古,将自已的心得体会与前人的经典佳作融会贯通,既恪守宗法,遵循规范,又有所创新,独具特色。他的隶书凝重端庄,行书婉丽清雅,楷书工整俊逸,草书严谨流畅,篆书浑朴雄健。各种字体皆自成一家,在国内书法界名家中占有一席之地。
在金石篆刻方面,徐之谦同样出类拔萃。他的篆刻作品结构端庄,笔力雅练,刀法刚健,疏密得当,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。由于徐之谦的篆刻技艺精湛,周恩来、陆定一、肖劲光、刘宁一、谷牧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郭沫若、赵朴初、邓拓等社会名人的姓名章,都是由他精心篆刻的。
徐之谦晚年定居在阳坊镇西马坊村,每天除挥毫、治印之外,还热心传授书法、篆刻技艺。凡登门求教者,皆知无不言,诲人不倦,而且不图名利,不计报酬,培养出许多书法、篆刻新秀。
解放以后,徐之谦的书法作品经常参加各种书画展览,并被收入《中国现代书法选》、《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作品集》、《现代书法选》等书册。顺应当时的客观环境要求,徐之谦先后出版了《雷锋日记字帖》(仿九成宫体)、《毛的语录》(柳体字帖)、《毛诗词三十七首》(草书帖)和《毛诗词三十九首》(草书帖)等大半数字帖,影响了一批学字的青年......
徐之谦在当时的中国书法界影响广泛,成就、地位很高,因此许多国家的重要建筑上都曾留下他的墨宝,包括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十块浮雕的标题文字、在青龙桥新建的詹天佑墓碑的碑文......
1920年经友人介绍,徐之谦进北京文楷斋刻书处学徒。因其自幼喜爱书法,他临摹《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》一年即有所成。经理发现他的才能,将其由刻工提升为书写,专门从事图章、篆刻戳记和诸体版本的书写工作。
1927年,徐之谦被调到商务印书馆编辑所的旧书部工作,为宋史、元史、明史及《古逸丛书》、《四部丛刊》等书补写缺页和缺字。在商务印书馆,他接触到了各种字帖、印谱,为其提供了系统的学习机会;并先后结识了黄宾虹、黄蔼农两位金石书法大家,经常在一起研究技艺,使他的书法、篆刻技艺又有了新的长进。
经过三十余年的勤学苦练,徐之谦的金石书法已臻炉火纯青的境界。在书法方面,他对隶、行、楷、草及宋体、美术字,无不精熟,是一位名符其实的书林全才、奇才。同时,他学古而不泥古,将自已的心得体会与前人的经典佳作融会贯通,既恪守宗法,遵循规范,又有所创新,独具特色。他的隶书凝重端庄,行书婉丽清雅,楷书工整俊逸,草书严谨流畅,篆书浑朴雄健。各种字体皆自成一家,在国内书法界名家中占有一席之地。
在金石篆刻方面,徐之谦同样出类拔萃。他的篆刻作品结构端庄,笔力雅练,刀法刚健,疏密得当,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。由于徐之谦的篆刻技艺精湛,周恩来、陆定一、肖劲光、刘宁一、谷牧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郭沫若、赵朴初、邓拓等社会名人的姓名章,都是由他精心篆刻的。
解放以后,徐之谦的书法作品经常参加各种书画展览,并被收入《中国现代书法选》、《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作品集》、《现代书法选》等书册。顺应当时的客观环境要求,徐之谦先后出版了《雷锋日记字帖》(仿九成宫体)、《毛的语录》(柳体字帖)、《毛诗词三十七首》(草书帖)和《毛诗词三十九首》(草书帖)等大半数字帖,影响了一批学字的青年......
徐之谦在当时的中国书法界影响广泛,成就、地位很高,因此许多国家的重要建筑上都曾留下他的墨宝,包括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十块浮雕的标题文字、在青龙桥新建的詹天佑墓碑的碑文......